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hhhho/
2006/05/17 | 美国历代总统的最终结局
类别(转载) | 评论(0) | 阅读(29) | 发表于 11:31

  乔治·华盛顿,弗州人。世家子,幼以敏诚闻乡里,公父奥古斯丁,亦乡中之贤达,教子甚严,尝有一事,公幼时曾不慎误伐一樱桃树,太公悉此事,以话试之,公以诚作答,乡人传为美谈。稍长,从长兄习测绘之术。年方弱冠,投身军伍,尝数战法师,屡破之,以功晋上校。战事毕,返乡,出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方是时,英王无道,暴虐万民。乡邑父老以帅平素急公好义,且谙熟军事,群推为首,共兴义兵。自由旗举,独立钟鸣。上以一旅偏师,鹏程两万里,纵横十三州,频挫强敌。苦战经年,大功始成。然公性好淡薄,功成不居,欲退归林下。事机不密,为众人所闻,父老毕集马前,谓之曰:“明公不出,其如苍生何!”言毕,群伏马首而号啕,声达于幽谷。上不忍,遂下马,掷剑于地,长叹曰:“几可以吾一人而误天下,吾今且代行摄政,但与诸父兄约,日后必仿尧舜故事。”众人诺,公始就大位。越数年,果行禅让事,年六十有七,崩于维农行在。

  托马斯·杰斐逊,弗州人。世家子。父彼得,母珍妮皆人中之龙凤。幼就学于威廉学院,业成,出为律师。立志为世间持公道,正人心。声望隆于国中。平日即颇愤英王之无道,待到义师纷起,遂投笔从戎,草独立宣言,传檄天下,为美洲开太平。方战事正酣,倡引友邦,广结外援,国势遂安。功成之日,历任显职,出为国相。越数年,尧终舜继,终登大宝。任上开疆扩土,并路易斯安那,宣国威于四海。禅位后,退归林下,携妻子悠游岁月。两宫嫔主本亦同胞姊妹,自是峨皇女瑛,凤凰于飞。羡煞旁人。年八十有三,正值独立宣言颁布五十年之纪,崩于乡里,人咸赞之。

  亚伯拉罕·林肯,肯州人。贫家子,幼失学,曾为生计故,遍尝艰辛,然亦由此得

...
2006/05/17 | 三千年来振奋过中国人的100条标语口号
类别(转载) | 评论(0) | 阅读(45) | 发表于 01:3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06/04/11 | 胡温面对的难题----润涛阎
类别(转载) | 评论(1) | 阅读(5630) | 发表于 08:42

(一)美国吃定了中国 

(1)美国的帝国策略 

美国靠丰富的资源与稳定的社会制度,经过仅仅两百多年的发展便摇摇领先于世界。 在科学教育以及军事上早已执世界之牛耳。但美国毕竟是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就是有节奏的经济危机。然而,美国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情况下竟然把经济危机消灭于无形。非但如此,一直保持着极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格林斯潘创造了解8年经济持续增长的“格林斯潘神话”。 


那么,格林斯潘或者说美国到底有什么神通? 

其实,这点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借钱。 

美国的债务到2005年年底已超过7万亿美元。如果把有形与无形债务全部包括进去的话,到上个月份,美国平均每人所要偿还的债务高达三万四千五百多美元。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的美国家庭,就有超过10万美元的债务。这可是上完税以后的数字。 

那么,美国人有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他们会掏腰包还债?润涛阎告诉您,没有一个这么傻的美国人! 

那么,外国人尤其是把钱借给美国的外国人是不是就傻到认为美国人将来会还债呢?润涛阎还告诉你:绝对没有! 

也就是说,把钱借给美国名誉上是“借”(买美国债券)而实际上是“送”钱给美国。因为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还债的总统,将来也不会有这么傻的总统上台。而实际上,美国按上个月算,平均每天要从外国借来38。4亿美元才能维持美国的运转。而这个数字在按照时间而递增。

...
2006/04/11 |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类别(转载) | 评论(0) | 阅读(24) | 发表于 01:25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
日志分类
首页[73]
见闻[11]
随记[17]
乱弹[10]
印迹[7]
发现[6]
下载[8]
转载[14]